记录高质量的实践报告,是可以提高我们实践能力的一种方式,在结束实践后,首要任务就是写一篇和实践内容紧密贴合的实践报告,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报告6篇,感谢您的参阅。
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报告篇1
值此建党94周年及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第四期“民族旗舰”班实践团队重走革命老区,缅怀先烈。7月17日至23日,实践团队在百色市田东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红色景点、调查走访的方式,探访红色印记,感受革命情怀,学习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实践队首先来到粤东会馆,这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同志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总指挥部所在地,是进行会议部署的重要场所。在这里,队员们参观了重要的历史文物,学习爱国主义和革命教育精神,从而更加坚定了大家弘扬百色起义精神,争做“三严三实”好干部的信心。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对游客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并在他们身上了解到一些关于红色革命方面的信息。有一位游客说,他从小就很喜欢历史,他认为作为中国人,每一个人都应该牢记历史,牢记先辈们洒下的热血。而有的游客对于红色革命并不了解,他们只是简单地参观,也没有通过其他渠道深入了解革命,红色革命意识比较淡薄。团队成员杨帆说:“我认为红色革命精神应深植于每个人心中,无论身份无论职业,都应对革命成果心怀感恩。”
实践队做问卷调查
次日,实践团队来到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经过十多分钟的阶梯攀爬之后,来到了纪念碑前,并进行宣誓,整齐的声音表现了旗舰班团队成员的激情与斗志。在这里,实践队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红色文化。
19日,旗舰班实践队到百色市华宇安老院了解老人家的生活状况,并与他们谈国事聊家常,同时与革命老兵谈谈抗战那些事儿。实践队成员一大早就来到安老院,见到了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百色起义等战争的革命老兵,老人家如今已有90岁,行动不便,但他的思路却很清晰,他说:“那个年代条件特别辛苦,打仗很累,但是我们都没有放弃,后来我们还是取得胜利了。”说起战争,老人家眼角泛起泪花,往事历历在目。实践队的队员们听后也感触颇多,队员陀蕙僡说:“老爷爷的话很朴实,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铭记那些为了祖国统一和平付出生命和青春的'英雄们。”
队员与安老院的老人聊天
此外,旗舰班实践队还参观了清风楼、灵洲会馆、百色起义纪念馆。团队还沿着革命老路,来到田东县的百谷红军村,帮助村民干农活,并拜访了现年98岁的老红军李著尧老人和红军后人韦瑞清,了解百谷红军村的革命事迹。
实践队队长曹璐说:“通过这次寻访红色印迹的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也更加明白了作为接班人的责任有多重大,相信我们会更加努力学习,锻炼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报告篇2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8月9号早上,我们厦门大学海之南实践队从海口出发,前往琼海市红色娘子军革命基地开展我们的庆祝建党9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琼海市海南省的一个县级市,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琼崖革命革命根据地中心,革命先驱杨善集、王文明在这里点燃了革命火种,为琼崖23年红旗不倒建树了功勋。1931年5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支队女子特务连――红色娘子军就在这里诞生,多位穷苦的农村女孩子,为反抗封建压迫和争取男女平等,在共产党组织领导下,在伏击沙帽岭,火攻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及马鞍岭阻击战斗中,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为琼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战火硝烟把她染成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最悲壮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面旗帜。
这次我们社会实践的主要活动是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采访琼海旅游局的领导和红色娘子军管理单位,分发传单,问卷,横幅签名,宣传我们实践活动。看准职场9号下午,我们前往琼海市政府旅游局,与旅游局的领导进行了座谈,我们每个队员各司其职,分别负责采访,记录,拍照,我的任务是进行拍照,文化局领导对我们实践队的到来十分欢迎,耐心地解答了我们的各种问题,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琼海市红色娘子军文化的保留和保护现状以及发展状况,并从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度给我们谈了红色文化产业发展遇到的一些优势和劣势,以及琼海市在弘扬红色文化过程中好的经验。
第二天我们前往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由于事先和琼海市电视台取得了联系,电视台记者用他们的摄像机录下了我们在纪念园里活动的点点滴滴。当我们进入大门,眼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座巨型石雕,这石雕由四部分组成:鸽子,斗笠,脚镣,号角。这座石雕有着特殊意义,鸽子代表和平,美好的生活;斗笠代表红色娘子军;脚镣代表妇女所受的压迫;号角代表中国共产党,整座石雕象征着追求解放。向右拐,来到了娘子军雕像前,她身穿军装,背着步枪,眼睛盯着前方。她是红色娘子军连长庞琼花,她真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女英雄。
我们又来到红色娘子军纪念馆前,纪念馆的.外形很特别,是有红星和“八一”两个大字组成。它是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也有着特殊意义。在纪念馆内,里面向我们展示当年红色娘子军用过的部分实物:有草鞋,大炮,步枪,号角等等。走出纪念馆,我们来到“南府”,这“南府”是1:1的比例模仿南霸天的家造的。我们参观了水牢,那里阴暗潮湿,条件非常恶劣,这水牢就是用来关押所谓的“犯人”的'地方。我们还参观客厅,卧室。在客厅里,我们又拜访了纪念园里仅存下的一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王运梅,并和她交谈,老婆婆虽然已经13岁了,但精神状态依然很好,看着老阿婆,想到她以及她的战友们拿着枪杆子与敌人英勇奋战的场景,不禁让我们肃然起敬,我由衷地向这位老奶奶祝福,祝愿她寿比南山。最后我们去看了一场表演,节目的名称是《勇斗南霸天》。看着演员们精彩表演,我仿佛看到了红色娘子军当年与南霸天战斗的情景。
在纪念园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与纪念园园长的交谈,园长已经65岁了,但他依然尽心尽职地负责纪念园的管理,把老阿婆当成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照顾老阿婆的生活起居,这让我们很感动。在宣传红色娘子军文化方面,园长也做了很多努力,他自己主编了《百岁守望》《我的外婆――娘子军老战士王运梅》《国税椰林》《红色的景仰》等书。园长还和我们讲了好多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色娘子军的动人故事,以及红色娘子军的精神,并对我们提出了希望,希望我们能把红色娘子军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最后我们在纪念园里与游客们进行了互动,分发调查问卷和传单,呼吁他们关注红色文化,了解他们对红色娘子军的了解程度,并发动游客们进行横幅签名,让他们给祖国和党提出寄语和祝福。
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报告篇3
为了贯彻“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学习思想,赓续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血脉,小组成员以“瞻仰南湖旧址,弘扬红船精神”为实践项目主题,选取中国共产党的摇篮——浙江嘉兴作为社会实践的调研地点,进行关于大学生对红船精神的了解情况以及如何创新革命精神弘扬方式的调研实践。
嘉兴,别称禾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制始于秦,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1921年,中共一大在嘉兴胜利闭幕,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嘉兴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嘉兴市也充分利用文化历史资源,建设著名的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开发了南湖文创产品,南湖游船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并带动了桐乡县乌镇景区旅游业的发展。
金融学院实践小分队怀着敬仰的心情前往嘉兴南湖旧址,想一睹红色革命圣地的风采。嘉兴南湖是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共产党在腥风血雨中的革命遗迹。
队员们走在南湖湖畔,在微风细雨中感悟革命力量。很遗憾因为天气原因没能乘坐南湖游船去湖心岛一览南湖风光,但仅仅在湖畔,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便足以想象当年一艘小船在历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在这里发生,中国的百年新征程从这里起航。
接着,我们参观了位于桐乡县乌镇西栅景区的王会悟纪念馆和孔另境纪念馆。王会悟是一位剪着短发、穿着大襟衣裳配黑裙子的江南少女,被誉为“中共一大卫士”,她为中共一大联系会场,为一大代表安排住宿,给出转移至嘉兴南湖开会的宝贵建议,当年正是在她的筹备和护卫之下,中共一大才得以顺利召开。
另一位革命先辈孔另境是中国的一代文学家、出版家和文学史家,茅盾夫人孔德沚之弟,他的文章会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既可从中窥探民俗的'一斑,也可得知民生的疾苦,充满对水深火热中不幸人民深深的同情以及对欺压人民的恶魔极为憎恨。
在离开嘉兴之前,我们实践小分队共同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其中共分为开天辟地和光辉历程两个单元,共包括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三位代表生平事迹介绍、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六个部分。我们在参观的过程中还看到了一些实物和直观立体的讲解和演说,更有一艘按一比一的比例建造出来的南湖红船,更加生动形象地体会到了当时革命党人的艰难与不易以及他们坚定的信念与必胜的决心。
在本次实地调查探访中,我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体悟到了革命前辈崇高的道德品格,在寻访革命旧址的途中我们认识到了嘉兴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也搜集、整理了与红船精神有关的资料,在了解各位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的同时更切身地感受了嘉兴的红色革命历史和红色精神氛围。
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报告篇4
寻抗战老兵,扬抗战精神
7月17日至22日,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百色市田阳县百育镇开展寻访抗战老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革命老区,寻访抗战老兵及其家人,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及粤东会馆等,共同回首抗战岁月,了解抗战的艰苦,旨在学习和宣扬革命先辈们的革命抗战精神。
国民革命军老战士李著尧
今年98岁高龄的老战士李著尧出生于广西百色,1938年至1945年参加抗日战争。1938年初,李著尧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第四十八军176师528团一营一连机枪连一排,任一排班长兼机枪手,跟随部队辗转多地参加抗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后,李著尧所在部队被派往合浦、灵山一线海防。随后,部队由广州北上抗日,一度驻扎在武汉。李著尧开心地说:“广西兵当年以能打仗著称,口碑很好,在武汉很受欢迎,部队得到了很多补给。”
之后,李著尧所在部队在湖北黄冈、罗田、黄梅、太湖等地与日寇作战、周旋,于1939年转移至安徽省安庆地界。“安徽很冷,当时才8月份,我们广西兵都穿着齐膝短裤,冷得发抖,走路都收着两手在腰际,紧握拳头。友军都说我们能打,连走路都时刻准备着。”李著尧老人笑着说。
如今,李著尧老战士依旧身体硬朗,在一篇李著尧老人口述旁人整理的回忆文章里,他说道:“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我们不畏惧死亡,只害怕孤独和被遗忘;在有生之年,我们期待着本应有的认同与尊重。”
抗日老兵韦有光
志愿者来到红军后代韦海莲老人家中,她是抗日老兵韦有光的女儿,现今61岁。韦海莲老人向志愿者讲述起父亲的抗战事迹,据老人描述,韦有光老战士19出生于广西百色,1929年参军,1938年随部队行军到云南时因病重而退役。她回忆说:“父亲吃苦耐劳,勇于承担。领导分配的任务一定会准时完成。我为父亲感到自豪,也十分感谢政府,感谢国家的照顾。” 在老人的描述下,志愿者们重温了那些“红色记忆”,感受到了先辈们的`峥嵘岁月。
韦海莲老人向志愿者讲述父亲韦有光的事迹
此外,服务团队在活动期间还寻访了百谷红军村,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以及粤东会馆等,并且模拟红军行走路线,开展素质拓展等活动,进一步感受革命先烈参战时的艰难,学习老一辈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抗战精神。
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报告篇5
7月21日,生命科学学院红日实践小分队来到石家庄市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这是实践队“踏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系列活动的第一站。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位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纪念馆通过历史图片、珍贵文物、雕塑、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再现1919至1949年间,河北军民英勇斗争的革命史。
红日实践小分队成员对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进行了全面了解和学习,听取馆内工作人员的介绍并随机采访来参观的游客。
82岁高龄的老党员吕佃霞和儿子恰好来纪念馆参观,她的五个儿子中有三个在部队,其中一个曾担任团长。她向实践队同学回忆起当年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依然难掩热泪。在纪念馆担任安保工作的一位55岁的老大爷,以及84岁的一位轮椅老奶奶分别给同学们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感慨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
参观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的实践活动圆满成功,生命科学学院红日实践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深刻领悟了抗日战争的。悲壮,同样也为华北地区为抗日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而感到无比自豪。
7月16日,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我心飞翔”小分队正式开始暑期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发扬革命精神”。紧扣实践主题,小分队全体成员于7月16、17日对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进行认真地参观与学习,从中收获颇丰。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位于石家庄,于1953年竣工,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内布局严谨,东西对称、层次分明,更有苍松翠柏陪衬,显得气势雄伟、庄严肃穆。其中的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碑、铭碑堂、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堂、革命文物厅、白求恩大夫陵墓和“白求恩纪念馆”、董振堂、赵博生纪念碑亭等。
为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与感激,弘扬大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小分队的队员在参观完毕后,主动向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求,参加到义务劳动之中。因石家庄刚刚下过雨,陵园的甬道上有很多落叶。小分队队员借来扫帚,认真进行打扫,希望烈士的安息之地保持干净、整洁。
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报告篇6
黄昏,我行走在喧嚣的街道。突然,尖锐的嘶叫声振动着我的耳膜,凄厉的哭声狠狠地撞击我的心房,我扭头,原来是街边的大荧幕正在播放一则新闻,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电视里的女人面容憔悴,蓬头垢面,她双膝跪地,口中不断地念道:“把孩子还给我,我们什么都不追究了,不追究……”那是一则无比辛酸的故事,一名盗车贼,盗窃了一辆汽车后,发现车里竟有一名婴儿,结果,怕被别人发现他偷窃,竟狠下杀手,掐死婴儿,弃尸荒野。
我站在那里,繁华的街道都在那一瞬间化作铅华,只有漫无边际的灰色,心久久不能回暖,中国竟然有这样的人!这样丧心病狂、视生命如草芥的人,这样冷漠、残忍的人,这样狠心、变态的人,竟然是传承了五千年文化的中国人……
夕阳的余晖,在长长的街道上铺展开来,渲染出橘色的灿烂,半边天空仿佛要燃烧起来,将整片天地都沾染上悲伤,冰凉的气息,我的心,不由地悸动,一个念头一个期盼,仿佛要破土而出……
某一天的早晨随手抄起一份报纸,偌大的标题,吸引着我的注意: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力量。嗯,我的中国梦,是什么,我的梦想又是什么?忽然,那个念头又在我的心中涌动,好像透出了少许光亮,刚刚的`疑惑早已豁然开朗,其实早在我当街伫立的时候我的中国梦就确定了。那就是希望有一个安定、和谐、人人安居乐业的中国,没有残忍,没有黑暗,只有和谐和美好……
梦想中的美好中国同现实离得这般远,但是我始终认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如同中国几千年的飞天梦,在无数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中,终于翱翔于太空,实现了宏伟的梦。还有,在那个战火纷飞中华民族承受屈辱的年代,我们面对万恶的侵略者时,毫无畏惧,视死如归,用鲜活的生命铸造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所以我相信,这般美好的中国梦,终有一天会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实现。
少年强,则国强。建筑美好的中国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使命。如此伟大的梦想,给予我前进的伟大动力。放飞梦想,我更自信满满;放飞梦想,我更努力地奋斗;放飞梦想,我也更加地勇敢!
清风飞扬的三月里,我放飞梦想,我梦则中国梦!
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报告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