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学校,教案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教案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做到因材施教,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晒小鱼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晒小鱼教案篇1
游戏的目的:
发展学生灵敏等素质和奔跑、躲闪能力,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的意识。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游戏的对象:幼儿园大班游戏的条件:需要一个长宽至少为10米的场地。
游戏方法:8-10人一组,共分为3组。在场地上画出一个长宽为10米的地方作为"池塘",再在场地外画出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圈作为"水桶"。由2名学生做"捕鱼人",每个捕鱼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呼啦圈作为渔网来捕鱼。其余学生做"小鱼",分散在"池塘"里。教师发令后,"渔网"进入"池塘"用呼啦圈来捕"小鱼",被呼啦圈套住的"小鱼"就算被捕捉了。被捉到的"小鱼"要呆在"水桶"里,直到把所有的"鱼"全捕完或剩少数"鱼"为止。
游戏的规则:
①"小鱼"不能跑出"池塘",否则算被捉住。
②只有当呼啦圈将"小鱼"整个套住时才算抓住了,"小鱼"被围住后不能钻出呼啦圈逃跑,但要在未被套住时趁机从空隙中钻出去。
③捕鱼人要双手拿住呼啦圈去套人,不能用扔的方式套。
游戏的活动时间:建议在准备活动之后进行,时间一般是每组10-15分钟为宜。玩过的一组可以在其他两个小组玩的时候休息以恢复体力。
游戏的教学建议:
①在场地较大、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扮演"渔网"的人数可增加至3人或4人。
②"水桶"的有无,可以视情况而定。被捕到的人也可以直接站在"鱼塘"外面等待。
③当学生人数较少时可以适当减小游戏场地,避免捕鱼人捉不到小鱼。
教学反思:
幼儿那些奇思妙想的排圈方法,不得不让我大吃一惊。小朋友在游戏时,积极地主动的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池塘里欢快的跳跃,他们的思维也跟着在欢快的.思考着。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有些小朋友已经被我网住后,却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又偷偷地跑进“池塘”,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从小应该教会小朋友诚实。
小百科:鱼类是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根据已故加拿大学者尼尔森在1994年的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约在32100种。
晒小鱼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学习用回形针测量物体的方法,并能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
2.在观察、比较中,感知测量工具长短变化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感受。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回形针、吸管等测量材料每组若干。
3.小鱼、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鱼,激发幼儿兴趣
师:鱼妈妈生了许多鱼宝宝,宝宝们一天天长大,鱼妈妈很想知道自己的宝宝长多长了,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呢?
二、探索学习用回形针测量小鱼身体长度的方法,并用数字记录结果
1.认识回形针。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就请小朋友用回形针来量量这条小鱼有多长?想想可以怎么量?
3.了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1)学习多个回形针测量的方法。
师:小朋友你测量的小鱼有几个回形针这么长?你是怎么测量的?
师小结方法:
a.从头开始测量到尾。
b.回形针摆放要一个紧挨着一个,不能重叠在一起,也不能有空隙。
(2)学习用一根回形针测量小鱼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真棒!用多根回形针测量出了小鱼身体的长度。现在鱼妈妈想考考小朋友,只用一根回形针怎么来量出小鱼身体的长度呢?
师小结方法:
a.从头开始测量到尾。
b.在第一个回形针后做标记,做标记时要紧挨着回形针,第二个摆放时也要紧挨着标记放。
三、探索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测量,感知测量工具长短变化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1.幼儿操作。
师:鱼妈妈还想请你们帮其他小鱼来量量有多长。这次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请你们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来量一量小鱼有多长,然后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2.比较测量结果,感知测量工具长短变化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1)集体交流测量结果。
师:请小朋友来讲讲你的小鱼有多长?你是怎么测量的?
(2)感知测量工具长短变化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师:小朋友,请你观察一下你记录的两次结果,次数是不是一样呢?为什么一样长的小鱼测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3)小结:同样的物体,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因为工具的长短不一样,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手、脚或者身边的自然物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活动室的面积、桌椅的高度。
晒小鱼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儿歌的情趣,体会儿歌的美。
2、通过听读,渗透性识字15个。
3、充分利用插图,理解"珍珠被"、"摇篮",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利用插图,理解"珍珠被"、"摇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十分注重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
设计特色: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
课件:动画制作,比如闪动的繁星,轻轻起伏的波浪。歌曲《鱼儿水中游》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二、朗读课文,读出情趣
三、观察插图,理解内容。
四、开展游戏,巩固生字。
五、创设情境,放飞想象。
六、欣赏歌曲《鱼儿水中游》,感受鱼儿的快乐。
1、小朋友们,这个字,你们认识吗?(出示生字卡片:梦)谁能用它组词?昨天晚上老师就做了一个甜甜的梦,梦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你们做过梦吗?都梦见过什么?
2.过渡:小鱼也做了一个甜甜的梦,你知道它会梦见什么吗?请听《小鱼的梦》
3、演示课件:播放课文录音。
1、自由朗读,圈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2、多种形式读书。(指名读。小老师带读。男女生赛读。愿意读的小朋友站起来齐读。配动作配乐读。)
1、实物投影显示课文插图,指名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说图上的景物。并在景物前加形容词练习说话。如:月亮(弯弯的)月亮。2、细读"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床珍珠被"并结合插图,理解"珍珠被",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3、细读"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并结合插图,理解"摇篮",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4、边看插图边试着背诵课文。
请学生取出自制生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生字。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3、请一学生当小老师,领读。4、举卡片游戏:老师念一字,学生举相应的卡片,看谁举得快又对。5、识字游戏:捕鱼。
小朋友们,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条小鱼吧!快闭上眼睛……(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情境,并播放《摇篮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小鱼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甜甜的梦呢?2、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象,答案不强求一致,只要是"甜甜的",尽可以发挥想象。3、小鱼有这么美好的梦想,你们有吗?
晒小鱼教案篇4
设计意图:
网小鱼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幼儿一边做游戏,一边唱歌,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得到很大的增强。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学会躲闪。
2、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小鱼头饰若干,渔网头饰两个。
2、用一个呼啦圈放到地上做小桶。
3、音乐cd《许多小鱼游来了》
活动指导:
一、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分,两个幼儿做渔网,其余的幼儿做成群结队的小鱼。
做网的两名幼儿双手相握,举过头顶,然后分开成渔网状,做小鱼的幼儿排成一字队形,等待穿越。
二、游戏开始,全体幼儿念儿歌:“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快快捉住!”,扮做鱼儿的幼儿低头弯腰快速从渔网下部通过,
扮渔网的两名幼儿听到“捉住”二字后,赶紧把渔网放下,捉住没来得及通过的幼儿,把鱼儿网住,放到桶里,没有捉到的鱼儿继续参加游戏。
当捉到3-5条小鱼时,让捉到的小鱼集体表演一个节目。
三、第二次游戏让幼儿换角色进行。
活动反思:
许多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教师要随时提醒扮渔网的两名幼儿不要提前放下渔网,当听到“捉住”两字时,迅速将渔网放下。
扮小鱼的幼儿要首尾相接,鱼贯而入。
晒小鱼教案篇5
设计思路:
我们的家乡溱潼有着“水乡明珠”的美称,这儿的景色迷人,资源丰富,吸引着很多游客,为了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小鱼游啊游》这堂美术课,让幼儿能够了解家乡的特产——溱湖四喜的种类,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让幼儿能够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最后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使活动达到了高潮,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活动准备:多种品种的鱼、鱼缸,桶、清澈的小河场景、课件、彩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溱湖四喜(大四喜、小四喜)的种类。
2:引导幼儿懂得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动手能力,以及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了解我们家乡——溱潼,是一个美丽而又富饶的地方,它吸引着很多游客来这游玩,我们的家乡有着“鱼米之乡”的美称,家乡的水很美,生活在水里的鱼品种繁多,味道也特别鲜美。
二:师幼共同讨论家乡鱼的品种。
(1):你见过我们家乡都有哪些鱼呢?
(2):教师幼儿说出的鱼的种类。
三:出示溱湖四喜(青鱼、白鱼、鲤鱼、鳜鱼、昂刺、旁皮、罗汉、餐鱼)幼儿近距离观察,教师讲解。
(1):青鱼、白鱼、鲤鱼、鳜鱼属于溱湖四喜中的大四喜;昂刺、旁皮、罗汉、餐鱼属于小四喜。
(2):大四喜体积大,刺又好取,通常把它加工成鱼园、鱼饼,还有很多吃法。(红烧、油炸、烤着吃等)
(3):四喜它的体积小,但它们有着很丰富的营养,通常用水咸菜烧着吃。
(4):鱼只有生活在水里才是最快乐,鱼有身体、头、眼睛、鳍、磷片。
四: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教师:有一条小河发生了一件事件………
(1)小河里的鱼怎么会死了?
(2)那我们怎样才能保护水资源呢? 五:幼儿作画
终于有一天,小河里的水又清了,可小河里鱼不见了,小河很孤独,那我们小朋友帮帮小河,好不好?
(1)教师提出要求:给小河添画彩色的小鱼。
(2)教师示范。(在画好的小河上面添画彩色的小鱼)
(3)幼儿共同作画,教师指导。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教师跟据幼儿己有的经验,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溱潼,是一个美丽而又富饶的地方,有着“鱼米之乡”的美称,家乡的水很美,生活在水里的鱼品种繁多,引出家乡鱼的种类,让幼儿了解溱湖四喜的种类,幼儿通过近距离的观察,从直观的角度了解溱湖四喜的种类,并了解了它们的用途、身体结构、以及吃法,从而实现了活动的第一个目标。 幼儿通过观察知道鱼只有生活在水里才是最快乐的,鱼儿离不开水,紧接着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很直观的视觉经验,知道鱼儿为什么会死,原来是水受到污染了,接着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来保护水资源环境呢?从而达到活动的第二个目标,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最后是幼儿共同合作给小河添画彩色的小鱼,这样不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还锻炼了幼儿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能力,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了活动的第三个目标。
整个活动我尊重小班幼儿的现有状态和水平而设计的目标、程序、内容。活动中我能够做到以孩子为主体,我认为教师办有在坚持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晒小鱼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
★ 教案数字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