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小数的教学反思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以自己实际的教学过程为基础的教学反思是有价值的,作为教师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可以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好美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分数与小数的教学反思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分数与小数的教学反思5篇

分数与小数的教学反思篇1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不仅可以沟通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深入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而且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例9通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把分数化成小数的需要,再教学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这里,改进了过去只介绍单一的一般算法的做法,让学生在不同方法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学生在四年级下学期学习小数的意义时,已经知道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利用这一基础,教材通过例10,教学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即根据小数的意义,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

在教学中

1. 关注算理,关注过程,促进理解,掌握方法。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关注算理,让学生经历依据已有的基础知识导出了方法的过程,有效地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法。这有利于减少互化时的差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关注互化结果,促进有意识记。

一些常见的分数、小数互化值,在现实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因此,我们一方面反对过度训练,死记硬背;另一方面又应当提醒学生有意识地通过练习,逐步记忆1/2与0.5,1/4与025,1/5与0.2,1/10与0.1,1/8与0.125,3/8与0.375,5/8与0.625,7/8与0.875等互化结果。这样既有助于提高练习的有意性和意识监控,也有利于增强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过我想这一课时能不能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通分知识学生掌握以后再来学习,这样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多,分数与小数互化的知识体系更全面些。

分数与小数的教学反思篇2

一、抓好师生互动,唤起学生回忆。

充分的复习是唤起孩子沉睡记忆的良方。因此,在复习导入环节,我设计了三个练习题,均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而且不是一味要求学生死记更背出来。我采用的是算式的形式让学生一目了然。使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都有了一定的复习。让学生在做中唤起记忆,在练中得到巩固,在思考中得到提高。这种唤起式复习题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地应用,为学生学习新课扫清障碍,教学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我采用认知冲突的方式导入,利用学生生活的场景:比比谁的看书时间多。学生在认知上遇到了冲突:既有小数又分数,怎么比较大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个个跃跃欲试。

二、利用迁移规律,引导自主探索。

新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中思考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探索方法,在巩固深化后,能够实践应用解决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自主学习新知识,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我引导学生完成例1的解答后,指出这是用计算的方法把小数化成了分数,那给你一个小数能不能快速地把它化成分数呢?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工作纸,使学生在一步步的探索中体验到分数与小数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大胆尝试转化结果,并总结规律。新《课标》中强调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构建过程。

因此,在学生的工作纸中我设计了请分别用小数和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使学生充分参与,观察思考。运用数形结合,使学生由表象到抽象,形象具体地体会到分数和小数的.对应和互化关系。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使学生在阶梯式的探索中逐步构建出小数化分数的模型。强化了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如:在教学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分数转化成小数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写转化结果,然后总结规律;这个分数让学生自己先尝试,部分学生先把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转化成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分数,然后再把分数转化为小数。谁还有不同的方法?于是引导学生另辟蹊径,说出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转化成除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数。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总结等,明确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整个课堂在学生主动学习、认真探索的活跃气氛中进行,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还体会到了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乐趣,在受到团结合作教育的同时,也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恰当运用对比,寻找最优方案。

在教学分数和小数比大小时,有学生想到把小数转化成分数再比大小,也有学生想把分数转化成小数再比大小,这时恰当引导学生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方便,而且简单。

不足之处:

1、工作纸的设计不够理想,如果能把千分之几的分数也用图形呈现出来就更好了。

2、在互动学习中放的不够,由于时间限制,学生没有充分交流,因此效果不佳。

3、教师对学生能力估计太低,练习中提高题的梯度太小,优等生感到有些乏味。

分数与小数的教学反思篇3

教学的得失:

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这部分知识,主要是运用小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来学习的,所以一开始的复习给学生们新知识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们能够顺利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比较恰当。课上,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总结等,使学生明确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3、把课堂教学放手给学生,学生们在预习中积极探索,变枯燥为兴趣,变新知为熟知,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由于时间安排充足,所以例1教学过程比较详细,例2的时间就不是很充足了,挤占了练习的时间,练习量减少了。

学生自主性的表现:

1、大部分学生在课下能够认真预习、积极动脑,课堂上积极举手,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2、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突出重点,找到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有的同学甚至不局限于课本,积极探索,找到了更好的方法。

3、个别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还是比较被动,需要积极引导,教师对个别优秀学生能力估计太低,练习题的梯度太小,好学生的潜力还没充分发挥出来。

分数与小数的教学反思篇4

教学内容:第48页的例9,例10,“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九”第7—11题。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初步明确和掌握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的基本方法,能运用小数与分数互化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在探索分数与小数互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与小数互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化小数的基本方法以及小数化成分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例9情境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前几节课,我们学过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谁来用语言描述一下,用字母来表示呢?

你能换一种说法吗?(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算式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算式的除数)

你能用字母表示吗?(板书)

2、你能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吗?

0.46○0.360.23○0.42/5○25○2/5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入手,让学生明确两个小数可以直接比较出大小,分子相同、分母不同或者分子不同、分母相同也可以直接比较出大小。为下面的分数、小数比较大小做了铺垫)

老师的挂图中也有1个小数和1个分数,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二、探索发现,掌握方法

(一)探索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1、出示情境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又要我们解决怎样的问题呢?启发思考:两个数,一个是分数,一个是小数,怎么比呢?

2、自主探索

先给学生1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方法。

3、组织交流

(1)让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规律,教师板书。可能的方法:①画图比较;②通过和1米一半估算的比较;③把分数化成小数比较。

(2)方法的优化,让学生比较这几种方法,优化出用分数化成小数比较方便。

4、重点研究。

这位同学想到了将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再比。仔细看看分数化成小数的过程,你理解吗?这样转化的依据是什么?

结合交流与复习的第1点进行理解。

5、反馈练习

学生完成“试一试”,补充一个假分数5/4,指名3人板演。

校对评议。

6、小结方法。

如果任意给你一个分数,你能将它化成小数吗?准备用什么方法算?

结合交流,使学生明确:分数化成小数,只要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可根据需要保留几位小数。

(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引出了小数与分数大小的比较,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方法优化,得出的结论就是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其间体现了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方法的培养,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了基础)

(二)探究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1、启发提问:分数和小数看起来是两类不同的数,其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数能转化成小数,由此你还想到了什么?

2、学生尝试:将0.3,0.13,0.213化成小数。

3、交流归纳。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结合交流,使学生明确:小数化成分数,可以根据小数的意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的分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

4、反馈练习:

(1)补充:试一试把1.07化成分数。

(2)练习九第7、8题。

(小数化成分数只要根据小数的意义可以直接改写,这里通过补充“把1.07化成分数”,来提高学生练习的难度,为《整理与复习》中的第7题打下铺垫)

三、应用提高

(一)基本应用。

1、完成第48页“练一练”。

(1)学生尝试,指名板演。

(2)交流评议

这里在第二、三组,应追问学生:怎么想到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比的?这里的分数至少保留几位小数?为什么?

(二)生活应用

1、完成“练习九”第10、11题。

(1)学生尝试,指名板演。

(2)交流评议。

第11题要使学生明确:时间用得越多,说明做的越慢;时间用得越少,说明做的越快。

四、收获提炼

1、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揭示课题: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并让学生说说两者互化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练习九第9题

2、家作::《一课一练》第28页第1、2、3题

:《一课一练》第28页。

:书第50页思考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复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小数与小数、同分母(分子)的分数与分数比大小来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产生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的心理需求,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方法,从而正确掌握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对于小数化成分数,由于小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相同,我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并交流转化时要注意什么,来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最后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知识得到巩固,思维得到锻炼。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课堂关注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没有及时关注几个后进生的学习,对于学生取得的成功,没有及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分数与小数的教学反思篇5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做好孕伏。

成功之处:

沟通小数和分数的联系,正确掌握互化的方法。在例1的教学中,根据小数的意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由此引出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而在例2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比较容易得出小数的互化方法。但是对于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如何进行转化,引导学生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除不尽要根据需要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除此之外,有些题目还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转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成小数。在教学中注意关注算理,不仅让学生经历依据原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还有注意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法,这样利于减少互化时的错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在进行小数化分数时,主要错在没有养成约分的习惯,没有把分数化成最简分数;而在进行分数化小数时,除不尽的没有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特别是忘记写约等号。

再教设计:

学生对于分子和分母是2和5的倍数能发现进行约分,但是对于3的倍数有部分同学看不出来,导致出现错误,注意加强对学生说明要注意3的倍数的约分,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分数与小数的教学反思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六一活动的总结与反思5篇

分数乘分数的教案最新5篇

小数的近似数教案5篇

搞活动的总结与反思6篇

小数的认识教案5篇

搞活动的总结与反思优质6篇

六一活动的总结与反思6篇

铝的性质教学反思5篇

障碍跑的教学反思5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5篇

分数与小数的教学反思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