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事迹,可以激励他人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事迹材料是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培养自信心和坚定信念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好美篇小编为您分享的讲英雄故事学英雄事迹8篇,感谢您的参阅。
讲英雄故事学英雄事迹篇1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讲英雄故事学英雄事迹篇2
宋绮云、徐林侠是小萝卜头的父母,“西安事变”后,他们三人都被关进了杀人魔窟“白公馆”。小萝卜头自称是“老政治犯”,经常为难友们传书信,大家都称赞他是“聪明可爱的小交通员”。这天中午,他从高墙院坝回到牢房,见爸爸妈妈都满面喜色地看着他。他坐下一看,哇,桌子上除了牢饭以外,还有一个盘子,里面装着七颗豆子,加上盐煮熟后好大一颗一颗的。一闻,好香好香呵!小萝卜头哪里吃过,连见也是第一次。爸爸笑着问他:“小家伙,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我不知道。”“今天是你的生日,七岁。”“这几天,因为白公馆监狱的围墙垮了一个垛,特务偷懒,叫犯人去修,又怕男犯人逃跑,只准女犯人去干活,而且打一块石头就奖励一颗这个豆子。你的妈妈为了给你办生日,就去打石头,打了七大块石头,换来了这七颗豆子,不信你去看你妈妈的手上现在都还有血泡呢”小萝卜头听得心酸,急忙把妈妈的手拉过来一看:哇,血!妈妈的手还在流血啊,“妈妈,妈妈,你不要去打石头,我不吃豆豆。”妈妈心疼地亲着小萝卜头的脸,忍着泪水:“儿呀,妈妈的乖孩子,你真是天下最苦的娃娃。你生下来还不到八个月就和我与爸爸一道被无辜地抓进了铁牢,你从未过上一天好日子,妈妈对不起你啊!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累死累活也心甘,只要你觉得好吃,爸爸妈妈就满足了”“爸爸,妈妈!”小萝卜头哭得伤心极了,抱住爸爸妈妈:“爸爸吃,妈妈吃,我们全家一起吃!”最后,在小萝卜头的坚持之下,爸爸吃了两颗,妈妈吃了两颗,小萝卜头多吃了一颗,就这样,一家人七颗豆子就过了一个生日。
讲英雄故事学英雄事迹篇3
摘要:通过分析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论述了地方文献的重要作用,以及图书馆应如何做好地方
发展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以便经营好文化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要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认真继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实践证明:地方文献不仅能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提供知识信息,而且还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和资源保障。本文试图从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和地方文献的重要作用方面,谈谈图书馆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做好地方文献的搜集、开发、利用工作,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1 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产业的关系
地方文献是以区域内容为中心的记载物,反映一个特定地区在经济、政治、历史、文教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情况,是该地区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反映该地区的文化深层的结构,其中包含了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原始文化素材。
所谓“文化产业”就是“产业文化”。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对“产业资本”所作的详细解释,目前,在我国较统一的“文化产业”的含义,即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并使之市场化的运行系统。
1.1 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和先导
地方文献是史料性很强的文献信息,它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和发展依据。任何文化产业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相关信息作为考证,在此基础上,无论新建设的产业项目,还是本地独有的传统名胜景点,才会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才能更加显示出这些产业项目的独特魅力和风采,才会形成市场竞争力。如:宜宾长宁县竹业旅游的发展。长宁县的竹业资源极为丰富,发展竹业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查阅了大量的地方
文献,对长宁县竹业文化发展历史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制定了发展长宁竹业旅游业的规划。这些年来,长宁县依托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蜀南竹海”大做竹文章,发展竹业旅游,让中外游客前来领略竹君子的风采,感悟竹子的文明。每年,长宁县接待中外游客50多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5亿元。旅游业现已成了长宁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反之,如果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没有地方文献资源做先导,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就缺乏佐证,许多事就无从谈起。
1.2 发展文化产业是地方文献价值真实体现的一个方面
图书馆搜集、整理和开发地方文献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利用。通过开发地方文献为地方文化产业服务,使地方文献的价值得到真实体现,其例不胜枚举。如:宜宾的哪吒文化。相传宜宾是哪吒的发祥地,我国古代商周时,在两江终点、长江起点的三江口,哪吒惩治了利用水息兴风作浪的海龙王,才使江河畅通,地域变成泽园良田。从此,哪吒被人们尊奉为治理水息的神人。三江口也因此成了亘古洪荒水患得以治理的标志。总之,有关哪吒的神话传说和人文民俗胜迹
在宜宾这个古老的土地上俯拾即是、流传至今。今天的哪吒文化,正是在这些神话传说和人文民俗胜迹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地方文献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才得以开发、利用使之成为宜宾文化体系中一朵奇葩。现在宜宾翠屏山“哪吒行宫”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公认的哪吒祖庙,每年春秋两季、尤其是九月九哪吒传统贺诞,台港澳等地同胞络绎不绝前来朝觐,形成了宜宾在两岸特定政治背景与人文地理条件下的特色文化现象。哪吒矿泉水、哪吒酒也相继出炉,走俏市场。取得了旅
游业和经济建设双重丰收的效果。
可以说,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文持,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丰富地方文献的内容。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产业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辅相存的。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和先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地方文献价值的真实体现。
2 地方文献在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中的作用
由于地方文献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反映了地方事物的真实面貌,因而它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作用主要有:
2.1 地方文献是进行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
杜定友先生在《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一文中提出要“研究乡帮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在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和热爱乡土的教育活动中,地方文献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宜宾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纪念馆,由于珍藏和陈列有丰富的革命文献和文物,曾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为国家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每年都有许多单位、学校组织前去悼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由于赵一曼是在东北抗日牺牲的,所以,每年都有许多东北人专程到宜宾来参观赵一曼纪念馆。
为纪念革命先烈赵一曼,宜宾市二中—— 赵一曼的母校,还编写了赵一曼母校之歌《共创辉煌》,作为该校校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2.2 地方文献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旅游景区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寺名刹记录着各自不同的宗教文化;文物遗迹跳动着历史的脉搏;名山大川则诉说着各种传说、朗诵着古诗名赋。只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并使之融入旅游活动之中:才能使旅游景点各具特色,才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而地方文献中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正是旅游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宜宾的焚文化开发。作为焚文化开发的主要景区、景点建设之一的珙县“石堡古寨”群
景点的建设,正是根据《珙县志》记载的“石堡古寨”群,其传“为焚人所筑”,“焚人避兵之所”(现属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石堡古寨”群,坐落在珙县罗渡乡天堂村,与苏麻湾悬棺隔河相望,有“马鞍寨”、“方岩寨”、“小
讲英雄故事学英雄事迹篇4
从清末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就对中国频繁挑衅、騷扰,甚至公开发动战争,腐败的清政府以及懦弱的军阀政府对此要么束手无策,要么熟视无睹,以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扩张日益严重。赵一曼生于这样的一个黑暗的时代,注定了她所要肩负的责任与使命,那就是要保卫祖国,驱逐日寇。
赵一曼(1905—1936),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革命思想影响,矢志报效祖国,抵抗列强入侵。1926年,赵一曼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念书,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她进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不久,武汉政府被国民党控制,开始__统治,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略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国民党采取避战政策,仍然把矛头直指国内,民族抗日阵线得不到统一,国家已经接近生死存亡的时刻。此时的赵一曼已经回国,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
赵一曼看上去只是个瘦弱的女子,可是,在战场上,她却勇猛果敢,丝毫不输给男人。1934年,她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当时共产党还是一个较为年轻的政党,在武装斗争上仍处于初级阶段,武器装备和物资都比较匮乏。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赵一曼仍然每次在战斗中勇挫日军和伪军,将珠河地区的抗日斗争进行得有声有色。1935年,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伪满政权的报纸在某一天刊登的一篇报道,尽管对赵一曼有污蔑不实的言辞,可是却把她说得神乎其神,说她能杀敌于眨眼之间。从此,“红槍白马赵政委”的称号在抗日自卫队中广泛流传开来。在战场上赵一曼是浴血疆场的女豪杰,可是在生活中她仍然是一个和蔼的女性,她热爱群众,关心同志。大家钦佩她的“红槍白马”,可是在生活中,战士们仍然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
1935年11月的一天,赵一曼与日伪军打了一场遭遇战,由于敌众我寡,赵一曼不幸腿部受伤被日伪军逮捕。日军大喜过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日军对她的腿伤进行了简单的治疗之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刑讯。面对凶恶的日军,赵一曼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她不肯透露一丝情报,而是横眉怒目,痛斥日军在中国的侵略行径。日军军官恼羞成怒,用马鞭狠戳她的腿部伤口。她疼得昏死过去几次,被日军弄醒之后,仍然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赵一曼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和抗日的坚定决心。
1935年12月13日,赵一曼因为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了得到情报,将她送往哈尔滨治疗。在住院期间,赵一曼利用各种机会对看守她的警 察与护士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她脱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他们将赵一曼背出医院,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可是6月30日,赵一曼在去抗日游击区的途中再次被日军逮捕。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之后,凶残的日军开始对她进行更加残酷的刑讯。为了套取情报,他们不择手段,甚至以摧残女性身体的酷刑来逼迫赵一曼就范,手段令人发指。而赵一曼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只言片语的实情。
日军终于放弃了对赵一曼的逼供,决定将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赵一曼大义凛然,毫不畏惧。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了去珠河的火车,她知道自己要被日军槍毙了。为国尽忠,死得其所,没什么好遗憾的。只是此刻,她想起了自己远在四川的儿子,于是她向看守她的警 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下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信中写道:“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作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在珠河县英勇就义时,年仅31岁。赵一曼可歌可泣的事迹被中国人民永远地铭记在心!
讲英雄故事学英雄事迹篇5
我没有见过雷锋,但是他的事迹早已在我心中。妈妈经常给我讲雷锋叔叔的故事:雷锋叔叔帮一位大嫂买火车票;帮一位老奶奶送回家;帮同班战士洗衣服……总之,他的事迹让我感动。
雷锋从小家境贫穷,尝遍了酸甜苦辣,因此雷锋从小立志为人民服务。在我听妈妈讲雷锋做过的好事中,有二件事让我记忆犹新:第一件事是雷锋在一次外出到沈阳火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望丈夫,不小心把车票和钱都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票硬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泪问:“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雷锋说:“我叫解放军,住在中国。”第二件是雷锋帮一位老奶奶送回家的事。有一天,下着大雨,雷锋正要回部队,可是他看见路边有个老奶奶站在雨中,很无助的样子,雷锋想:这位老奶奶肯定是遇上困难了。他走到老奶奶身边,问她:“老奶奶,你怎么这里站着?怎么不回家啊?”老奶奶说:“我忘记了回家的路!”雷锋问老奶奶住在哪里,老奶奶只记得她所在村子的名字。雷锋脱下雨衣给老奶奶穿上,带着老奶奶一路走一路问把她送回了家,可是自己因为淋雨冻得感冒了!像这样的好事,雷锋做的不计其数,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雷锋就这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正如人们所流传的`那样:“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一个伟大的名字,在我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宝贵的青春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是人民的好儿子。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继承雷锋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为党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讲英雄故事学英雄事迹篇6
1935年,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某团政治委员,在东北同日寇作艰苦的斗争。
11月的一天,部队被日军围困于珠河县的一座山间。她和战士们连续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团长让赵一曼带领部队突围。赵一曼坚定地说:“你是团长,有责任把部队带出去。我来掩护!”说完,她举起枪就向敌人猛射。在她的掩护下,战士们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在激烈的战斗中,她腿部受了重伤,不幸被捕。
敌人连夜对她进行审讯,想从她嘴里知道抗日联军的活动情形。
一个留着八字胡的日寇军官问她:“你是赵一曼?”
“我就是!”赵一曼大声回答。
“你们到底有多少人?”
“我不会告诉你们的!”赵一曼严肃地对敌人说。
“他们在哪里?”
赵一曼索性不理他们了。
凶恶的敌人残酷地拷打赵一曼,但是赵一曼始终没有吐露一点儿抗日联军的情况。
12月,赵一曼的伤势越来越重,敌人怕她伤重死了,得不到情报,就把她送到哈尔滨的一所医院里。
在医院里,赵一曼利用各种机会向护士和监视她的看守宣传爱国抗日的道理。护士小韩和监视她的看守被她的言行深深地感动了,决定帮助她逃出日寇的魔掌。
1936年6月的一个夜晚,小韩和看守撬开了医院后面的板壁,背着赵一曼逃出去了。逃到离游击队根据地二十里的地方,赵一曼被追上来的敌人抓住了。敌人又把她关进了监牢。
1936年8月2日,敌人把赵一曼押上开往珠河的火车。赵一曼知道自己将要为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了,她给远在四川的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作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牺牲了,中国人民会永远记住这位抗日女英雄的光辉事迹。
讲英雄故事学英雄事迹篇7
今天,我读了一个感人肺腑的爱国英雄故事——八女投江。故事讲的是东北抗联妇女团的8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在被日军围逼的最后关头,不想成为日军的俘虏,扔出最后一枚手榴弹,趁日军趴下时,毁掉枪支,挽臂走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她们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她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她们的光辉事迹,却永远留在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史册上。
在乌斯浑河的急流中壮烈牺牲的.女英雄,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13岁,是在校园渡过天真烂漫读书的时光,25岁也正值花一样的青春。感动的热泪盈眶的我合书冥想:我一定要学习她们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想想自己有时候遇到一些小麻烦就轻易放弃了,退缩了真是不应该。这些小小的麻烦与英雄们面临的困难相比,简直就是被老鼠尾巴碰了一下胳膊!所以,以后我不管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再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坚持到底,把每件事做好。
奔流不息的乌斯浑河河水,不断地冲刷着流逝的岁月,但却永远不能冲刷掉我对英雄的怀念。我们现在在学校快乐安心的读书,是你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年是国庆60周年,我一定努力发奋,以优异的表现来回报伟大的祖国和英雄儿女!
讲英雄故事学英雄事迹篇8
革命烈士郭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他在长沙侗官东山寺小学读书时,就一身正气,敢说敢为。
有一次上作文课,郭亮写了一首题名《问问社会》的白话诗,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当局的腐败。这下子可触怒了反动派,郭亮立即被传进了东山寺自治所。
郭亮从容不迫地走进自治所的.大厅,只见所长懒洋洋地躺在榻上,正吞云吐雾地吸着鸦片。里间屋,传出了刺耳的`麻将声。
郭亮有意跺了一下脚,所长这才抬起头来,以审问的口气说:“你是学生,为何倡导邪说?”
“我一不提倡吸毒,二不提倡嫖赌,三不鱼肉百姓,四不坑害好人,怎叫倡导邪说?”郭亮面无惧色,针锋相对。
所长一惊:这学生好不厉害!他想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你想诬赖不成!”
郭亮冷笑一声,反问道:“我的作文既未贴在街头,又未刊于报端,岂能说是蛊惑民心?再者,作文提问,乃学生之学业。学者不问,教者不容。
请问,办学校是干什么的?”
一席话驳得所长哑口无言,只好让郭亮回去了。郭亮走 出大门,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立即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自治所门上:“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这副对联骂得痛快淋漓。老百姓见了无不拍手称快,扬眉吐气。
讲英雄故事学英雄事迹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