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杰出的作文是展示作者文学才华和语言魅力的有效方式,实际的事例是作文的灵魂,只有通过具体的案例和事实,作品才会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文学故事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文学故事作文篇1
总是觉得我和文学之间隔得那么远,但又离得那么近。
进入大学,读书的时间也多了。虽然从小到大一直在念书,但是此书非彼书,现在读书的时间是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终于可以自由惬意地读自己想要读的书。
记得第一次见到《王贵与安娜》这本书时,我确确实实收获了一份惊喜,因为高中的时候偶然翻越的课外阅读文章训练的时候就有见过,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里面的一段描写“安娜见王贵并不推让,用筷子夹起一大缕面条,往空中径直拉起,还在筷头上快乐地抖几下,哧溜哧溜吸进肚里,声音大得像喂猪一样,顿时凤颜大变。她用脚踢踢王贵,小声说,慢点儿吃。王贵居然回答,慢就凉了,凉就不香了,并不理睬安娜的劝告,风卷残云般消灭了面条,吃到鼻尖冒汗。”,这段文字就在我脑海里生根,因此当在一堆书里我一眼就相中了它,心里有一丝丝甜甜的蜜在发酵般有种妙不可言的欢喜。
好不夸张的说,小说我读了不少,爱情的居多,但是这本书着实让我爱不释手,欲罢不能,读着就不愿放下。当晚就被我啃了一大半,总被后半的情节所折腾,想要知道安娜和王贵的经历,为他们辛苦甜蜜的生活感慨捏汗。一边读着,心里总是微微泛甜,好像在品尝着多汁可口的樱桃。有时候我都会有种奇异的想法,总觉得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看过小说,这本才算是。
在六六的笔下,看到了老一辈们淳朴简单却牢靠的爱情,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从不爱到爱到无法分开,越老,两个人的手牵得越紧”,读完《王贵与安娜》,我对于婚姻的认识有了一点新的看法——爱情是由一点一滴的“真”凝聚而来的,这只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那种愉悦的阅读体验,让我置身于一种忘我的氛围,那种感觉非常非常的赞!
以上就是我与文学发生的故事之一,那么的妙不可言。
文学故事作文篇2
错过了交老师要求做文学调查的作业的时间,于是就要做另一份作业:我与文学的故事。不过没关系,我很乐意和大家分享我和文学的故事。
虽然我是文科生,但其实我并不喜欢看书。所以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们:我看过的课外书很少很少,少的几乎可以用手指数的出来。但是我看过的很少的课外书还是有两本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余华的《活着》,桐华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余华的《活着》是我看哭了的小说。我是个很少说看书会哭的女生,但是我确实在看《活着》的过程中边看边哭,因为觉得主人公福贵的命真的太苦了。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感受到文学的力量——感染读者,把读者带到作品中去。我一直都天真的以为,文学作品是不会把读者给感染哭的,觉得文学没有那么大的魅力。直至我读了余华的作品,我才知道:原来文字也是可以感动人,可以让人落泪的。于是,我开始渐渐地喜欢上了读文学作品,但是每次我看完一部文学作品之后,我必须让自己隔一两个星期再去接触其他的文学作品。因为我觉得刚看完一部文学作品,需要时间去消化,去沉淀。
在看完《活着》之后,我久久都不能从福贵的遭遇中走出来,但是后来我又阅读了一部让我感触很大的作品——桐华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或许是因为主题是校园爱情故事,讲的是校园的故事,所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女主罗琦琦最后跟男主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没有幸福的结局。所以,当我看完这部小说之后,我就不敢再去看同类型的小说了,因为我觉得还没有做好准备去接受另一部小说。
看文学作品,总会从中学到些什么的。我就说说看完《活着》我悟到的,不过其实也是很简单的道理,只是相对很深刻而已: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我相信每个人和文学都会有不得不说的故事,那么今天我和文学的故事就说到这里。
文学故事作文篇3
认真回想起来,自己很早就接触文学了,甚至已经记不清到底是哪个时候。只记得小时候,在那个喜欢模仿的年纪,父亲总会捧着一本书,认真地看着。一旁的我学着父亲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拿起一本书,一本正经地看。现在想来,父亲从小就已经开始培养我喜欢阅读的习惯了。可以这么说吧,是父亲让我接触到文学的。
尽管当时家里的条件也不是十分优渥,但父亲从不吝啬于买书给我。只要有时间,都会带着我去书店看书、买书。记忆中,也因为家里的书越来越多,放不下了,于是书柜也换了两个。
因为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有接触到一些名家经典。像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家》、《春》、《秋》、高尔基的《童年》等。以前,读的时候,或许因为涉世未深,懵懵懂懂,并不太理解这些作品。但如今再去品读,别具一番风味,更能体会感受作者的感情。有时兴致来了,感触深的话,还会写写心得体会,读后感之类的。
当然,现在的话,更喜欢一些青春文学。尤其像韩寒监制的杂文集,one?一个系列。虽然他的作品有些结构散落,有时不知所云。但其率真直白的表达和犀利老辣的言辞,嚣张且谦逊,粗俗并智慧。韩寒的视角独特,语言文字总能一针见血,比如他的经典语录“痛苦来临时不要总问‘问什么是我?’因为快乐降临时你可没有问这个问题”、“你以为的极限,弄不好只是别人的起点”、“要学会分辨,然后再去信任”、“比那些用大嗓门企图压制世界的人,让全世界安静下来听你说话的人更可畏”。自认为,一部好的作品,不在于文字有多优美,行文有多流畅,而是能用自己简朴真挚的语言,给予读者心灵的慰藉,让读者跟着你一起了解这个世界。
我喜欢文学,也相信我会这么一直喜欢下去,我与文学的故事也会这样继续下去。
文学故事作文篇4
文学无处不在,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会与身边的文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换句话说,其实,文学伴随着我们成长。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听着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在床前讲故事,最喜欢《安徒生童话》,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与文学交流。也许从此刻开始,你与文学的故事也就展开了。
我想,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文学了,即使那时也完全不懂什么是文学,但是小时候的我就很喜欢听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现在想来,这些小故事也属于文学范畴,所以我觉得我与文学的故事就应该从这些童话故事开始。我听过和读过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小锡兵》、《拇指姑娘》等很多,那时候就觉得这些特别有趣,看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候还和自己的小伙伴们扮演这些角色,特别好玩。
文学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从儿童时期的童话故事,到我上小学、中学后,我喜欢上寓言故事,像《鹬蚌相争》、《揠苗助长》《狐假虎威》等等,这些都是出现在语文课本里的,那时,老师把这些故事讲得很精彩,然后自己就喜欢上语文课,天天期待着上语文课。初中高中都很喜欢古文,喜欢读文言文小说,《聊斋志异》读过一些,在语文课上也会学一些,那时还是比较喜欢老师给我们翻译出来,总感觉老师的翻译特别有趣,而自己却很难很难理解,老师解后自己会有幡然醒悟的心情,但是毕竟水平有限,读的也不多,而且很多都来自于语文课本,所以我觉得,我与文学的故事更多的是在课堂上,在语文课本上。到现在,我们的四大名著我都还没有完全读完,我还真的该好好找时间好好地读一读了。
文学是很奇妙的,它与我们的生活同在,它随处可见,像那些广告啊、音乐、歌曲、标语。身边的很多东西都离不开文学,我们与文学的故事也很多,并且每天都在更新。用心去发现身边的文学,发现你与文学的故事,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文学已陪伴你很久。
文学故事作文篇5
刚看完一集最新的《最好的我们》(一部网络剧),我才发现原来一直觉得距离我很远的“文学”就在身边。撇开难懂的概念而谈,我还是不太懂“文学”具体是什么。钱钟书曾说过,文学乃"天童舍利,五色无定,随人见性。"在接触文学的道路上,我想:我所收获的应该与别人不一样吧。
我接触文学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我的书架上放着这样的一些书:励志·青春文学、外国畅销文学、文学·经典、散杂文、诗集……我总是带着轻松的心情去遨游书海,但有时我却是心情沉重地合上书本。谈谈我喜欢的一本书吧,是卡勒德·胡塞尼的《灿烂千阳》。小说的背景是阿富汗战争时期,小说通过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妇女的悲惨生活——个人要忍耐饥饿、病痛的约束。家庭要承受战争的创伤、难民的流离失所。国家要忍耐前苏联、塔xx与美国的战争。这是一部阿富汗忍耐的历史。它带给我的沉重不是我能够想象得到的。当我们谈论阿富汗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政权的更迭只是让悲剧无限循环,暴力就象一个无底洞,根本无法想象那里的家庭、孩子、妇女他们究竟在经历什么,古老的阿富汗早已在无数新闻里幻化成一个有关恐怖主义和战争的符号,你无法想像那里生活着有心、有思想、有感情的真实的'人!小说就让我看到了这些人,而苦痛与折磨那样延绵不绝,血泪斑驳,我如鲠在喉,无法下咽。但她们渴望的真情和追求的自由同样如此真实,她们迸发的最后的光芒一如灿烂千阳,令人无法直视。每个人都有一个太阳。不分昼夜也妄论国界,他们可以穿越硝烟,亦可以拒绝流言。但宗教和信仰,专制和平等,却始终没有在战火里找到回家的路。
当我沉浸在书海时,它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慢慢地从一个每天只会纠结于生活小事的女孩到现在会认真思考人生了。看完《灿烂千阳》之后我对阿富汗人的故事产生无尽的悲凉,同时也庆幸自己生活在繁荣富强、男女平等的现代中国,对今天的平安、稳定、幸福的生活加倍珍惜…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文学故事作文5篇相关文章:
★ 名人故事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