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表现力,通过观后感的书写,观众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结合,产生更加深刻的共鸣,以下是好美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勇士长征电影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勇士长征电影观后感篇1
?勇士》改编自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国军的层层阻挠,越过了坎坷崎岖的山路,准时完成作战任务,与左岸部队包围占领泸定桥,粉碎了国军的计划。该电影高度复原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惊心动魄的过程,还原了了红军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帮同学们更深一步了解了红军前辈的光荣征程。
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把握自己历史的发展规律,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我们正确的未来走向。正如能动四班自愿者陈盐所说:“当我们衣食无忧,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安心学习,可以一点一点感受这个世界美好时,我们不应该窃喜,而且应该选择铭记!八十年前,一群可以称作伟大的.人民战士,用难以置信的勇气和毅力完成了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现党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谱写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壮丽诗篇。八十年后,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把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红色精神发扬光大.
勇士长征电影观后感篇2
组织观看了电影《勇士》,《勇士》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展现了勇士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口的非凡经历,剧情感人至深。影片中黄开湘团长率领22名突击队员,与战士们穿越枪林弹雨,突破天险飞夺泸定桥,以血肉之躯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观看《勇士》,我被剧中的人物深深打动,被他们的英雄事迹所感动,受到了启发并深有感触,将自己的感想总结为如下三句话:
一、舍生忘死的精神。
人在生死关头表现出的大智大勇,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是最可敬的精神,是最难能可贵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时刻准备,消灭敌人,写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军歌中总结的,正是《勇士》剧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英雄壮举。舍生忘死的精神,是勇士们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需要认真学习的精神。
二、锲而不舍的精神。
面临敌人四面围追堵截,不畏艰险,生死关头一往无前,勇士们一夜急行军240里,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徒步行军的世界之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世界的奇迹,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继承和发扬,应当永远传承的精神。
三、团结合作的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影片中,影片中小士兵在自己体力已经透支、没得吃的情况下,义无反顾的背起投降的敌方炮手,在体力严重透支时仍坚持,最后活活累死,场面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最后炮手被生生打动,主动加入了红军队伍,为小士兵报仇。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大公无私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写照。我们体会到这种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也必须团结合作,才能创造出我们公司的未来,超出困境,创造我公司新的成长业绩。
勇士长征电影观后感篇3
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中国上下五千年,每一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故事,我们今天的光明社会,背后,是多少个英雄的命一条条搭建而成的,是多少个英雄的血,一滴一滴才聚成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可是有谁想过,一个个胜利的背后,是多少民族英雄的牺牲,他拥有今天中国的辉煌。
我不知道你们还记得25000里的长征,是否还记得大渡桥横铁索寒。25000里的长征,每一个地方,甚至每一米都有一处艰难万阻在等着红军,但红军没有退缩。,因为无路可退,只有不断的前进,前进,再前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才能捍卫祖国的尊严。
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在滚滚黄河之水的上面,只有四根铁索,那就是所谓的铁索桥,还没有身临其境,就觉得危险。但,红军是从那仅有的四条铁索中爬过去的,而且还挺着枪林弹雨爬过去的,不到,最后关头永远不放弃,只要有一线生机,不放弃生的希望,不放弃最后的胜利。
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以上只是长征路中的`一处小困难,在长征路上,红军经历了上千种磨难,没有食物,过雪山,过沼泽等等。没有食物的时候啃树皮,吃草根,吃皮带,这些在旁人眼中看来就是万万不可能的事,但在红军身上,他们为了顺利着千万种困难,去不了的精神正是祖国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在新年代,新世纪中生活的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应好好学习,长大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回到祖国,回报社会。
勇士长征电影观后感篇4
上周我校组织观看了电影《勇士》,这部电影以红军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挑战生死关头的非凡经历,剧情感人。
影片中黄团长率领22名突击队员,带领战士们穿越枪林弹雨,突破天险,飞夺泸定桥,以血肉之躯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在革命史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舍身难忘的精神,是勇士们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需要认真学习的精神,是勇士们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需要认真学习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需要认真学习的精神,面对敌人四面围追堵截,不畏艰险,面对生死关头一往无前,勇士们一夜急行军240里,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徒步行军的世界之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世界的奇迹,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继承和发扬,应当传承的精神。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上学期要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里,而且还背上了充足的食物和水,在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我们走了一天。仅仅只有十几公里,到头来,却还是腰酸腿痛,革命先辈在冒着危险的情况下,一天一夜走了240里,那是怎样走完的呢?这应该值得我们思考。团结就是力量,在电影中自己体力已经透支,没有粮食的情况下,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为了部队的胜利,便义无反顾的背起投降的敌方炮手,最终胜利了,场面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炮手被深深打动,主动加入了红军队伍,为小士兵报仇,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的重要性,也必须团结合作,才能使我们的这个集体更好的发展。
勇士长征电影观后感篇5
昨天党员活动,纪念长征80周年,观看长征中以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为内容的电影《勇士》,在哈尔滨的50多名共产党员观看了电影。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观看影片之前,我为大家重新介绍了长征背景和概况及伟大意义。其中,我在介绍长征时,给了大家介绍了几组数字,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6.12分出发,开始8万军队,过四道封锁线时,一次湘江之战,损失5万人,剩了3万人,到陕甘宁吴起镇时,不足7000人,三个方面军会师 只有三万人。党员从1921年开始57人,到1927年5.7万人,大革命失败,1927年底,仅剩1万人;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30万人,长征后,1937年共产党员4万人,1945年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时121万人。这里,可以窥见长征的伟大意义,长征是播种机、是宣言书、是战斗队。没有长征,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就没有今天。
?勇士》影片以高超的拍摄艺术,演员精湛的表演艺术,真实再现长征在敌军围追堵截街的情况下,抢度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艰难历程。我们这代人从小就读过课文长征故事中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其印象终身难忘,而当从印象变为视觉,把人们带进那场生死惨烈的战斗,那撕心裂胆情感,红军的英勇顽强,深深被震撼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泪洒影厅,长时间不能自已。当我动笔,想写下这难忘的记忆,还是泪流不止……,这是多年不曾有过的情感,我们这代人,对党、对红军,不乏理性的思考,而思考再深刻,也难以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是一部革命历史教育影片,影片与以往所见教育影片最大的不同,不是政治宣教片。军事会议、战前动员,240里急行军、渡河、夺桥,整个场画面,都是那么语言简洁、朴素、果敢,就是在22名勇士中,展现共产党员先锋作用时,仅是第几支部书记代替,真是无声胜有声,却把把共产党员始终如一战斗在前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团长负伤,部队离不开他,政委说:“你是灵魂!”没有说教,他带伤同行,以行动为命令,可谓惜言如金,但告知人们,这是战场、这是时间、这是生命、这是整个军队的`命运!足见导演良苦用心。电影《勇士》虽然是表现渡河、夺桥两场战斗,但是军民情、士兵情得到充分表现:在丛林战斗中发现的无助的孤儿“河妹妹”, 对队部的追随,对兵哥哥的依赖那暖心的情怀;不愿意投诚的炮手和士兵,士兵为学炮手技术,竟然身背腰痛的炮手累死急行军路上,那撕心裂胆的人性情感,人们无不落泪!那泸定桥上的壮烈,震撼人心的画面,深深铭刻在人们心头!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军队的历史,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忆往昔,我们如何不珍惜今天!……
?勇士》以高超的现代拍摄手段,以恢宏的景观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以士兵情、官兵情、军民情给人以强烈人性情怀感染力;以壮烈牺牲、战友诀别、勇往直前的顽强、战斗的惨烈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这是一部难得的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影片。
勇士长征电影观后感篇6
一队穿着草鞋、衣衫褴褛的战士,忍饥挨饿,在风雨交加、前堵后追中昼夜奔袭240里到达指定地点,与守桥敌军经历激烈的战斗后,他们取得了胜利,拯救了一支岌岌可危的星火部队,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电影《勇士》正是讲述了这个奇迹——红四团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是长征途中的经典战役,关于这场战役,我们早已从书本上熟知,也在银幕上感知过。而新片《勇士》,以一种新的姿态,拍出了新意,拍出了节奏,拍出了热血。影片既有旗帜鲜明的红色元素,也有树林跑酷、竹间穿梭等商业元素。影片动作性强、音效好、化妆逼真、表演硬朗、景色优美,是一部政治性艺术性都不错的影片。
影片开篇就是红四团的急行军,红军战士脸上带着高原红,略显疲惫,一边识字一边赶路,这个真实的细节让观众很顺利的就进入了电影营造的环境中。而突如其来的一场遭遇战,开启了全片紧张、激烈、血性模式。
?勇士》是一部动作性很强的影片,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不仅仅只为动作而动作,除了紧张激烈、视觉冲击很强的战斗场面,影片还赋予了正确的思想内涵。曾几何时,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很多描写革命历史的作品,只有纯粹的故事而无前因后果和理想信念,更有恶意篡改历史的作品在误导、毒害着我们的青少年,各路神剧充斥了我们的文化宣传阵地、网络荧屏。《勇士》基本遵循了历史的本来,所以我们才能听到“我们中间谁不是与土豪劣绅、贪官污吏有着深仇大恨”、“为了理想、信仰”、“同志”(虽然有些地方仍然以兄弟相称)等等这样的台词。影片将战士们的坚定顽强与英勇献身,一步一步铺开、深化、强化,而观众的情感与情绪也在红军战士的战斗与牺牲中一点一点被感染。
勇士长征电影观后感篇7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的这首《长征》承载着长征路上千难险阻、歌颂了红军们英勇作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今天我就看了一部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电影,片名叫做《勇士》。看完这部影片,它深深地震撼了我!
?勇士》这部影片讲述了1935年5月红军飞夺泸定桥惊心动魄的真实革命历史事件。影片再现了红军勇士们与敌人斗智斗勇,团结合作,舍生忘死,最后战胜敌人的情景。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当敌人拆除了桥上的木板,红军的二十三名突击队员,靠着必胜的革命意志,顽强地飞夺了光秃秃的十三根铁锁链的天险,勇士们一个个扒在锁链上交替匍匐前进。尽管炮火声震耳欲聋,我们的红军依然冒险奋勇向前,最终成功夺下了泸定桥。令人震撼的故事情节,入木三分的细部刻画,突出了“勇士”精神的主题。
勇士们为了战争的胜利,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湿润了脸庞。勇士们因为心中有理想,有信念,他们痛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痛恨他们让我们同胞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所以,勇士们满怀着对战争胜利的决心,为了准时到达泸定桥头,他们一个个穿着草鞋在崎岖的山路上跑步前进,昼夜兼程奔走二百四十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打破了敌人的美梦。正是由于他们心中有必胜的信念,所以勇士们一直坚持着,他们勇敢地和敌人做斗争,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深深的打动着我。
勇士们这种舍生忘死、锲而不舍、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值得我们青少年认真学习。在和平年代,我们同样应该弘扬长征精神,用在学习上,面对困难,遇到难题和挫折时,需要我们像影片中的勇士那样勇往直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同时我们也应该像勇士那样抱定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刻苦努力,坚持把每门功课学好,长大为振兴中华出力!
这部影片更使我们反思:勇士们的不怕牺牲,都是为了祖国的解放,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平时爸妈常说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听着但是没有深刻的体会,但是我看了这部影片,今天终于明白了,正是红军和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社会的和谐、幸福的生活。红军战士,你们是真正的勇士!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开学典礼上的诵读声仿佛依然回荡在我耳边。让红军勇士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让《勇士》激励我们前进。我们作为青少年有义务为国家为民族,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因为,只有把每个青少年变得强大,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实现!
勇士长征电影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